蜂蜜结晶了,还能吃吗?

看到蜂蜜底下的这些沉淀物,很多朋友应该都心生疑问:“这是怎么了?还能吃吗?”甚至有朋友还在心里敲起了小鼓,觉得蜂蜜里是不是被掺了些什么。

其实,蜂蜜结晶是人们在食用蜂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。随着时间、气温等因素的变化,蜂蜜往往会从液态变为结晶状态,而这种变化却常常会引起一些误解,认为这是由于蜂蜜中掺入白糖而造成的。

其实,这是蜂蜜的自然变化,不是掺糖的结果,而这些结晶也恰好可以证明,这瓶蜂蜜货真价实,是良心产品。

不过,是不是只有结晶的蜂蜜才是真蜂蜜呢?倒也不然。

结晶是蜂蜜的自然属性,即所有的蜂蜜都会结晶。但因为蜜源品种的不同,蜂蜜又有结晶、易结晶、极易结晶和不易结晶等区别。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对于“不易结晶”的准确理解,通常我们认为,这是指蜂蜜结晶的速度慢、程度浅,并非“不结晶”。

纯天然蜂蜜至少有以下两种特性:

  • 蜂蜜结晶

只有真蜜才结晶:

结晶是因为什么呢,可能有些人不懂,觉得蜂蜜产生沉淀是因为白糖从蜂蜜里出来了。

蜂蜜成分主要以单糖为主,即葡萄糖和果糖,如果葡萄糖的含量比例相对较高,果糖低,那么这种蜂蜜就比较容易结晶,比如油菜花蜜,椴树蜜,反之则难,比如槐花蜜,龙眼蜜。

但是有一点要千万记住,所有的蜂蜜都会结晶,只不过难易程度有差别。

有的人认为有些蜜种不会结晶,比如槐花蜜、龙眼蜜,他们不过是难结晶而已。结晶是真蜜的物理性质,不会影响营养,是很正常的,而且结晶是很复杂的过程,不同批次、不同保存方式结晶的情况也不会相同。

  • 蜂蜜表层可能会有气泡。

真蜜才会产生气泡。

因天然蜂蜜有蜜蜂分泌出来的活性酶,所以纯天然蜂蜜在天气热的时候或者搅拌后可能会起泡。

这种活性酶在温度高于40摄氏度之后,会慢慢失去活性,所以经过高温加工浓缩的、掺假的蜂蜜是不会产生气体的。

所以冲水最好不要用高于60℃的水,因为高于60度活性酶会基本会被完全破坏。

专卖店地址:136-17  39Ave  Suite 1B  Flushing  NY 1 1354 (飞跃皇后内)

电话:718-461-2988